潘公與 「靜安居」

許文川 (本會榮譽會長)

早前,友人曾德成兄(註1)轉來彼在報刊專欄登載的一篇撰文,內文提及位於中環伊利近街的一幢舊建築 —— 「靜安居」,勾起一段令人追憶的珍貴往事。文章中的主人翁 —— 潘靜安,是一位備受敬仰的中國銀行老前輩。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第五、六、七、八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銀行董事會原常務董事潘靜安同志,因病於7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潘靜安同志1916年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番禺市,1936年6月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早年投身愛國革命活動,1942年初遵照上級指示,負責向解放區撤退滯留香港的黨內外知識分子、民主人士的組織工作,順利完成了任務,受到周恩來同志的表揚,被授予模範共產黨員稱號。1958年,潘靜安同志任中國銀行駐香港總稽核室副總稽核,他廣泛結交朋友,積極開展工作,為中銀集團的發展壯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82年潘靜安同志因年事已高回到北京,退居二線。潘靜安同志的一生,是為黨的事業戰鬥的一生。他在臥病中仍十分關心黨和國家大事,表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這則發自2000年8月1日的新華社報導,概括了潘公(人們對潘靜安先生的尊稱)光輝的一生。

陳介生老總(註2)在追憶潘公的文章中曾寫道:「潘公在香港從事黨的秘密工作和對敵鬥爭經歷鮮為人知。我們從別人傳記中看到1942年1月我地下黨從日軍統治下的香港成功地組織數百名進步文化工作者與民主人士安全撤離香港的故事,在參與這場著名的大營救鬥爭的地下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名叫潘柱、勇敢機智的年輕人,他親自護送包括何香凝女士一家在內的多批撤離人員。幾經查證,他就是潘公。我們多次建議潘公採取口述筆錄方式寫本回憶錄,他總是搖頭。他一生淡泊名利,謙虛謹慎,甘當無名英雄。事實上他正是被嘉獎的共和國無名英雄,潘公真是受之無愧!」

李俠文先生(註3)在寫到上述往事時,介紹了「靜安居」的由來:「在日寇侵佔香港時,他負責撤退滯留在港的知識分子和民主人士。廖承志奉周恩來之命處理此事,廖北上時把任務交給潘。這項工作十分艱巨,中間不容稍有差池。這些人士散居港九,要逐一串聯,經過多方聯絡,在海陸兩路作了仔細安排,終於分批使這近百人士脫險。作家茅盾稱此次大營救為 抗戰以來最偉大的營救工作,影響深遠。港島依利近街55號那座樓宇,是鄧文田(筆者註:據查資料,鄧是獲營救人士之一)被送走前居住過的,它的外牆題有「靜安居」三個大字,下款署名「柳華」是廖承志長征時的化名。廖、鄧將這座樓宇以潘的名字命名,藉以紀念他當年出力大營救的勞績。」

潘公對事業赤膽忠誠,待人誠懇樂助。筆者從中國著名漫畫家丁聰一篇懷念「小潘大哥」的文章中,找到一段令人動容的記述 : 「記得有一次我太太去醫院探望他,看見一個乾瘦老頭在那裡,一問才知道是他從前的司機,現已退休,專程自費從香港來看看他過去的老首長。」丁大師筆下的「乾瘦老頭」,就是原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司機班的張華。華叔性格敦厚,沉默寡言,任內長期負責接載潘公;華叔獨身一生,生活節儉,絕少外遊,更遑論踏足北京,然而,懷着對潘公的深厚感情,他不動聲色地一個人長途跋涉來到陌生的首都,了卻心願後旋即返程。後來,我問他:難得一趟遠行,為何不順便遊覽一下?華叔憨憨地笑了。中行人的昔日情愫,在華叔探望潘公的故事中,得到真切的演繹。

1990年中銀大廈落成前夕,由於內部裝飾需要,行方特邀請潘公從北京來港,憑藉他的人脈關係,力邀張汀、宋文治等多位國寶級畫家為大樓的主要位置作畫點綴。在那段日子裡,筆者曾參與協助安排潘公的日常事務,潘公的書法造詣早已聞名,南洋商業銀行、寶生銀行、中銀集團保險公司、新光戲院以及僑冠大廈、僑輝大廈等招牌,都是出自其手筆。臨別前,我請潘公題贈,他欣然動筆。30年過去了,潘公的墨寶仍掛在筆者廳中,珍而重之,長留紀念。

在一個炎熱的下午,筆者按圖索驥,尋訪「靜安居」;佇立凝望鑲嵌在外牆、已佈銹跡的金屬題字,緬懷歷史,緬懷潘公。

(註1,曾德成 — 前任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

(註2,陳介生 — 前任中國銀行倫敦分行行長、港澳管理處部門總經理)

(註3,李俠文 — 香港《大公報》前總編輯)

(本文原載於中苑月刊2021年12月刊,蒙中苑編輯部允許轉載,供本會同仁分享)